找到相关内容527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修行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财富

    钱财的修行人非常多,可是积累圣财的多多呢?大家应该观察一下。如今人人都想发财,结果发的只是有漏的世间财,这样的财富越多越满足,最后自己非常痛苦。出世间的圣者七财,让我们不仅仅是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非常快乐,然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觉得只有钱财让自己满足,没有想到却事与愿违,感受到了无边痛苦。 因此,我们要依靠这些圣者教言反观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名声重要,利养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自心与...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5076669.html
  • 放松:持诵之钥

    经咒音声之外的物我两忘之境。   放松的大敌,是强求、攀缘,以及伴随而来的催迫感、焦虑感。其一表现为刻意追求速度,总想念得快一些,多一些,即使事实上已经慢了,仍满足。其二表现为刻意追求清晰,...性的智慧。净土法门中的持名念佛一法,对持诵的强调更是念兹在兹,无出其右。   持诵,专注重于数量,经云:“一心乱”,即属专注的最高境界。专注而持诵量大,对修行人而言,当然是如虎添翼,不在话下了。...

    李炳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75978529.html
  • 杀生吃肉导致多病、短命实例

      如佛所说杀生食肉者,常受断命多病身(很现实的!)   在《首楞严经》《入楞伽经》《大般涅槃经》等多部大乘经典中,佛陀都讲到不要杀生吃肉。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食肉经》中,佛陀开示道:“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佛说吃肉会导致多病和短命,社会...

    司马司

    |杀生|戒杀|吃肉|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3244382345.html
  • 杀生吃肉导致多病、短命实例

    如佛所说杀生食肉者,常受断命多病身(很现实的!) 在《首楞严经》《入楞伽经》《大般涅槃经》等多部大乘经典中,佛陀都讲到不要杀生吃肉。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食肉经》中,佛陀开示道:“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佛说吃肉会导致多病和短命,社会现实确实如此,...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84584422.html
  • 华严寺塔与华严宗

    章节作为单行本在东汉末传入中原后,几百年来关于它的译著和论述就一直没有间断。东晋僧人佛驮拔陀罗译出60卷本《华严经》,使它的思想首次较完整地介绍入中国,到了唐代的时候,武则天对这个版本感到满足,她听说...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35992980.html
  • 快乐就在眼前

      人们往往感到幸福是瞬间的,而痛苦则挥之不去。其实这是心态问题。是你对幸福永远满足,要求太高了。笔者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个干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接受农民再教育”,我被分配到农村...,那么后果难料。我有个熟人,他认为这次提部长,非他莫属。但是,当他知道另提了他人时,气得得了肝癌,留下了妻儿老小,撒手人寰。我还认识一个花季少女,她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别人道出的话,她全说。因此我喜欢...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395774.html
  • 试谈因三相的缺一不可

    一定满足因三相,因为满足因三相不能成为正因,那么二、八正因中的“同品有”与“同品有非有”和“异品非有”一定能满足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和第三相“异品遍无性”。因此,可以说“异品遍无性”表述为“﹁P ...有性”,由于《门论》的规定也一定满足了第一相“遍是宗法性”。但是,由于它的异品是“有”,而与第三相“异品遍无性”相矛盾,所以它是错误的因,是“共不定”过。由此可见,满足第一相与第二相而满足第三相是不行...

    张忠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3738681.html
  • 爱的意义

    要这些?不是我们必须满意我们已有的现状。我不是那意思。那会是丑陋的、愚蠢的。但是为什么欲望会愈来愈多?这个渴望表示我们满足满意,但是满足什么?满足我们自己吗?我是这样,但我喜欢我现在这样,...文字来解释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容易的。没有爱,生活是非常无味的;没有爱,那些树、那些鸟、那些男人和女人的微笑、河上的桥、船夫以及那些可爱的动物,都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爱,生活像是浅滩。在深水中,有丰富...

    克里希那穆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2348217.html
  • 太虚大师美术思想略论

    相同的根源,都是由于深感现实人生之痛苦以及对现实人生之满足而产生的。  佛教之来源,正如释迦牟尼为众生所揭示的,人间充斥生老病死、爱恨怨憎诸苦,万事由缘而起,缘尽而灭。在佛教看来人所居住的娑婆世间,...的来源也是如此,其出发点是“由感觉现实社会及自然界之满足而起”,感觉到现实世界的美、净,假、丑、恶遍布,故而有美术的产生,实在是人类内在的本质需求使然,就其来源而言,太虚大师认为“此则同于佛学”...

    尚 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5965148.html
  • 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从根本上说,在本源问题里,一方面表明人类对纷繁变幻的现象事物持不信任、满足的态度;另一方面表明,人类相信透过这些现象事物可以找到使自身能够立定其上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本源问题所追寻的确定性与...如果说宗教是以启示的方式直接领悟绝对的本源而信任这个本源,并且由对这一本源的觉悟与信任而肯定这个世界的真实性;那么哲学则是出于对这个世界满足信任也即有所怀疑而去追问这个世界的本源。也就是说,哲学是...

    黄裕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0755890.html